晶牛微晶人的追夢故事–四耐微晶發展歷程紀實
來源:徐榮 日期:2019-10-10 訪問量:5023 次在“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講述中國創新故事欄目中,我撰寫了一篇3000字“微晶產業鏈是怎樣煉成的–晶牛推進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紀實”文章,分別刊發在《中國建材報》、中國建材報網;中國硅酸鹽學會工程技術分會官網;《人民日報》市場報官網。馬上引起業內人士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只有創新才能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大到強,說起來,很容易。寫起來,很簡單。做起來,很艱難。這是一個很淺顯的道理,但只有親身經歷全過程的人,才真正懂得其中的酸甜苦辣咸。
9月18日一大早,正在北京參加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表彰頒獎大會的晶牛集團董事長王長林打電話給我,總感紀實文章刊發后意猶未盡,好多蕩氣回腸的故事猶如昨日,然后,像數家珍似的給我講述了國家建材局、協會、學會,省市領導,專家學者,晶牛的勞模、烈士,干部員工等在微晶鑄鏈過程中的關心、支持助力和前仆后繼的英勇壯舉。使我油然想起納蘭性德的名句并將其改為:“二十八年微晶夢,誰念西風獨自涼。沉思往事立殘陽,當時只道是尋常。”以此,追憶先烈,昭示未來,激勵后人。
? ? 晶牛烈士如是說:“我們這些人為了晶牛事業,連生死都可以置之度外了,還會計較什么榮譽和利益”;“我身在晶牛,就要為晶牛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這是晶牛兩位先后倒在微晶鑄鏈主戰場的“老總”留下的遺言。耿志廣,晶牛微晶集團副總經理,在2006年建設航天微晶大線、科技市場雙攻關進入關鍵時期,立志踐行要為了微晶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在心臟搭了三個支架、連續工作15天,奔赴山東、上海、浙江、江蘇、福建、江西、湖北、河南、河北9個省市考察微晶市場,在江蘇江陰大橋上向集團董事長電話匯報工作時,當董事長問到他的身體狀況咋樣?耿志廣同志回答說:“我身在晶牛,就要為晶牛鞠躬盡瘁、死而后已。”15天跑了6000多公里,最終因勞累過度倒在了自己為之奮斗的工作崗位上。袁家裕,部隊轉業干部出身,在晶牛第一次大線攻關時,作為副總指揮的他,身先士卒,在他的生活日程表中,沒有休息二字,日夜坐鎮指揮在攻關一線。心血換回的是失敗,數十位副科級以上干部(包括集團總經理、董事長)按照風險抵押責任制要求,“凡參加攻關的干部無論職務高低全部降職降級,”并被沒收了每個人幾個月乃至一年工資的風險抵押金。巨大的壓力使所有受到處罰的人員匯聚了一個堅強的意愿,“不做晶牛的功臣,就是晶牛的罪人”。在經過總結經驗教訓進行再次風險抵押時,大家又義無反顧自愿再次交納風險抵押金,最終獲得晶牛工業微晶達產達標的成功。袁總為此付出了巨大代價,摘除了一個腎臟器官。在領導班子會上,要對攻關過程中的功臣進行表彰時,袁總說:“我們這些人為了晶牛事業,連生死都置之度外了,還計較什么榮譽和利益。”所以,才有了晶牛集團上下“爭責任、爭處分,讓榮譽、讓獎金。”良好氛圍。在耿志廣同志去世的第三天,仍在大病住院期間的集團副董事長、副總經理袁家裕同志三次請纓掛帥上陣攻關,完成耿總未完成的事業。不幸舊病復發,在耿總去世只有一個多月時間里,袁總又倒在了奔赴攻關戰場的征途中。在袁總追悼會后的第三天,作為晶牛集團副總經理、黨委副書記的趙彥民同志又主動向董事會請纓前往內蒙航天微晶公關基地,“我是班子成員中年齡最大的,應該我去完成耿總、袁總未完成的事業。”晶牛人這些前仆后繼的英雄壯舉將永載晶牛史冊,國家建材聯合會特下發專文授予袁家裕同志“全國科技標兵”稱號;耿志廣同志被邢臺市人民政府追認為“邢臺市勞動模范”。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離不開精神力量的支撐。一個企業同樣如此,這就是晶牛的奮爭精神。
? ? 晶牛員工如此做:誰都不會忘記在28年的科技征程中,數百次的科技攻關中屢戰屢敗,屢敗屢戰,最終取得勝利的晶牛微晶攻關設計人員、施工人員及生產、市場攻關的所有將士。
? ? 場景之一:北京決策。1991年,晶牛的董事長王長林在公司駐京辦事處邀請到了我國微晶玻璃專家朱總,商討微晶玻璃攻關方案。這位共和國培養起來的微晶玻璃專家,如今黑發已經變為白發,也沒能看到在中國的大地上生產出一塊合格的具有國際水平的微晶玻璃。當1993年被王長林聘請到晶牛公司參加礦渣微晶玻璃的研制開發極為興奮。朱老總十分仔細地翻閱了中試結果所取得的各項數據,“根據我們已掌握的資料,要實現微晶玻璃批量生產,究竟有多大把握?”當王長林問到朱總時,他根據晶牛人已掌握的技術程度,很有底氣地回答“90%”。王長林當即拍板,“我們晶牛的微晶大線可以啟動”這一“板”,為千軍萬馬決戰微晶線做出了歷史性的決策。這一刻,一句響亮的宣言,如坐標,確立了中國微晶新材料的歷史方位。
? ? 場景之二:使命大于天。每一個人只有爆發出實現夢想的力量,夢想才有成真的可能。在微晶生產線建設中,涌現出很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大家不僅付出了汗水、辛勤、疲勞,而且流了血,有的幾乎送了命。微晶生產線廠長李光亮,在一線指揮攻關過程中,大窯意外跑水,火光四濺,李光亮廠長意外燙傷眼睛被送往醫院住院治療,當集團領導將其送往醫院后,領導還沒有到廠,他已經戴著繃帶到了現場坐鎮指揮起了攻關工作。電工霍立秋同志不慎中電休克,搶救后,第三天又回到施工現場;動力車間副主任張志芬,在生產線建設最關鍵時刻父親病危,不能床前盡孝,他經常是晚上到石家莊去看望父親,早起又趕回來上班,當晶牛集團王長林特地到石家莊看望張志芬父親時,作為50年代省政府的老干部非常理智地說:“不要再讓志芬回來了,他肩上攻關的擔子很重。”兩天后老人就去世了。家人的理解,也是員工忘我工作的動力。晶牛精神交融激蕩,晶牛人的微晶夢必將異彩紛呈。正是有著一個個晶牛人的付出,匯聚成了一股堅不可摧的力量,才有了材料領域近乎《哥德巴赫猜想》般的難題,被晶牛人攻破,世界首條壓延微晶玻璃在晶牛集團問世。
? ? 場景之三:寶貴財富。為企業奉獻了一生精力的總工程師向陽,微晶攻關現場處處都有他的身影,他把一生的追求都押在了微晶玻璃研制上,他帶領工程技術人員做了大量的國際國內調研和比較論證,克服了沒有成功的經驗可以借鑒,沒有現成的技術資料供開發應用等諸多困難,歷經8年的攻關研制,合格的微晶玻璃終于獲得成功。不忘初心的總工程師向陽,年近70歲還堅守在微晶一線,身患重病住進醫院,在病床上整理出上萬字微晶攻關的各類資料筆記,成為了留給晶牛乃至人類的一筆寶貴財富。
? ? 社會各界這么說:國學大師、學界泰斗季羨林說:每個人都想爭取一個完滿的人生,然而,自古至今,海內海外,一個百分之百完滿的人生是沒有的,所以,我說不完美才是人生。晶牛集團董事長王長林在微晶攻關過程中經常用這樣的話來鼓勵大家:“人這一生,能干成一件對國家、對人類有益的大事的人不多,我們晶牛就是要完成老一代玻璃人未完成的事業,把微晶搞成,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一個奇跡的出現,一個產業鏈的形成,一個歷時28年的砥礪前行,一個耗資10億元的高端項目,一個用兩代人生命匯總的高科技研究成果—微晶玻璃,對中國,對人類生活方式的改變都有著重要意義。它已成為晶牛集團事業發展和騰飛的象征,是晶牛人對世界建筑新材料革命的重大貢獻。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新華社、人民日報、國內各大媒體、行業報都給于了重點報道,這一年,讓13億中國人認識了微晶玻璃。時任國家建材局局長張人為在北京釣魚臺召開的國內最高規格微晶玻璃鑒定會上說:“壓延微晶玻璃在晶牛集團試產成功,將給我國的建筑材料開辟一個新的領域。”國家建材聯合會會長喬龍德2012年7月18日考察晶牛時指出“晶牛微晶玻璃的創新走在了全國建材行業的前列。晶牛的創新和微晶標準對整個行業的轉型升級起支撐作用。晶牛微晶系列產品極大地促進了十大行業近千億元的經濟效益,同時也要在建材行業發展中發揮科技效益”。2016年,晶牛“四耐”微晶吹響了水泥行業轉型升級的沖鋒號,為推動中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開辟了新的路徑。中國硅酸鹽學會工程技術分會,河北省建材工業協會先后四次以研討、年會的形式助推四耐微晶新時代。不到三年時間,全國已有14個省市50余家水泥骨干企業應用了晶牛“四耐”微晶產品,打破了水泥行業百年來千度高溫下結皮、放炮和水槍沖噴的瓶頸,避免了事故,提高了質量。用過晶牛四耐微晶的水泥企業“老總”如實說“用了晶牛微晶,我們再也不用為高溫作業清理結皮中,發生安全事故發愁了”。
2020年1月1日,中國《工業用微晶板材安裝工程技術規范》將在全國實施,中國創造、世界首條微晶產業鏈最后一環搭接貫通。“領航新材料、領航新時代,”“微晶新時代即將到來”“四耐微晶聲音響亮中國。”這是《中國建材報》近二年出現頻率最多的聲音。
(蒙華? 谷永生)(3500字)